.jpg)
徐旭昶,祖籍浙江奉化,號銀峰居士,九十年代移居香港,師從著名嶺南派畫家趙世光先生習花鳥畫,其間又受到潘公凱、童衍方、何業琦、金甲鎮、徐鳴、董根友諸多名家的悉心指點。
現任浙江省國僑書畫院院長、寧波市華僑書畫院理事長、浙江省愛鄉楷模、浙江省政協委員、香港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2013年,“中國北京書畫藝術博覽會”優秀獎
2015年,入選“百位華人藝術家名錄”
2017年,“世界華人書畫大賽”獲二等獎
2020年,“浙江省僑聯線上個展”
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的書畫展中展出,水墨牡丹屢屢被國內外政要和僑領收藏。
他是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傳奇企業家,也是一位獨具風格的美術奇才,更是一位醉心于文化的藝術品收藏巨擘;他花了二十多年時間,折資十幾億囊收了數千件貴重的中西畫藏品,卻埋頭守護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自我陶醉欣賞,把收藏品視作知己朋友,空暇之余清茶一杯,孤芳自賞、自得其樂,他就是自詡為“玩家”的徐旭昶。
十多年來,徐旭昶廢寢忘食、潛心研習了大量的畫理、畫論、技法等書籍畫冊,在眾多的繪畫題材中,由衷的喜愛上了牡丹花。牡丹、國之貴花,天香凝露,雍雅芳華,因此自古以來就為無數文人騷客所贊詠,留下了無數千古名句和書畫。徐旭昶筆下的牡丹與時俱進、柔美堅韌、貴而不嬌、艷而不俗、栩栩如生、隨風而動、渾然天成。他的作品為大眾所雅俗共賞、喜聞樂見,被業界譽名為“徐牡丹”,因此也使其作品在藝術進程中獲得了持續的生命力。
當下,書畫藝術商品化程度嚴重,藝術品市場亂象迭生,許多所謂的藝術家有藝無德,不僅增加了書畫市場的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真正的藝術的產生。徐旭昶先生不為畫壇浮躁之氣所動,深知真正的藝術必定是才智創造的產物,而不能靠一時的投機取巧來獲得,他依然以理智和謙虛的態度向眾多的名家討教,不忘初心,堅持每天保持二三小時在自己的方寸之地里苦耕,繼續描繪著他生命中的那朵牡丹花。
徐旭昶先生2000年時開始了對中國近現代藝術作品的收藏,2006年起涉足西方當代藝術品收藏。現收藏有眾多近現代頂尖藝術家的杰出作品,其收藏范圍涉及國畫、油畫、素描、書法、拓片等等。通過收藏近現代藝術,他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與他們的交往和切磋又給其帶來了寬闊的視野和無限的快樂。問起徐先生經營的企業是否會令他擁有比較充沛的流動資金,使他可以頻率頗高地出手拍賣國內外藝術品。他大笑起來,謙遜地說:“國內有錢人實在太多了,咱這比起來只是些散碎銀兩。其實不是錢的問題,還是真的熱愛。”基本上,他杜絕了其它的很多愛好,,心思都撲在這份喜好上。所謂千金難買一喜歡,要的正是這份執著。
當問起他給一些初涉收藏者一些建議時,他說:收藏種類繁多,愛好者不要“一槍打”,要找到適合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然后深入去研究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是用自己有限的錢財去收藏無限的東西。如果想要盡快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一是要找到一個好的指導老師,不一定是什么名家,但至少能真正幫助到你,為你指明道路;二是要多看博物館作品,多參加大型拍賣,多上手一些真品真跡。
除了畫畫與藝術收藏外,其特殊身份更像一位“藝術推手”。近些年徐旭昶聯合一些知名書畫家成立了浙江省國僑書畫院,各項研討筆會和展覽展示有序展開。多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們進行文化考察交流,更是孜孜不倦的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優秀文化藝術。相繼在韓國、杭州、湖州、寧波設立了分院。“我希望將書畫院拓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未來五年內逐漸建立海外的書畫院和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國僑書畫院近幾年相繼在四五個城市舉辦了大型中外名家書畫展,展出匯集了趙之謙、任伯年、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畢加索、馬蒂斯、馬奈、莫奈等近現代500多位中外名家的書畫精品,受到了僑界和文化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好評。
2019年,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寧波華信美術館正式投入使用,近千幅中外名家的藝術精品靜靜地安放在這個藝術空間里,這些都是這位收藏巨擘二十多年時光里集聚的珍寶,每一副畫的來龍去脈他都歷歷在目。“愛好畫畫和藝術品收藏,對我自己來說是歷練??吹揭环嬓纳鷼g喜就會想方設法買回家,我不會想它會增值多少,我不是藝術商人,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徐旭昶強調,余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拾起畫筆盡情揮灑藝術創作,沒有任何壓力畫些隨心所欲的畫。條件允許的話攜家人周游世界,不問目的、不問歸宿地揮筆,記錄人生的心路歷程。(據《新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