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友,瑞安塘下人,現任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會長、中國僑聯第十屆海外委員、浙江省僑聯海外委員、浙江省政協海外特邀委員、溫州市華僑總商會副會長、瑞安市僑商會常務副會長,浙江戴氏印刷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國云天樓大酒店副董事長等。
.png)
1989年,剛到法國的戴安友只是一家制衣廠的小工,就想在這個陌生的國度辦工廠,一年多以后,他果然成了老板;1994 年,他看準國內市場,果斷回國投資創業,如今已在全國擁有30余家分公司;自1999年加入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后,他一直為華僑發聲,奔走忙碌……
近日,在法華工商聯合會溫州聯絡處,記者見到了戴安友。眼前的他,穿著淺藍色襯衫,精明干練,說話語速適中,與記者娓娓道來他30多年來創業創新的故事,以及他對祖國與家鄉深厚的感情。
從制衣小工到企業老板
“只要肯拼哪個不能做老板”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戴安友就在塘下辦過企業。1989年,他決定放下這一切,隨著“出國潮”,來到法國創業。
剛來到法國,他在一家土耳其人開辦的成衣廠打工。陌生的語言環境、淡薄的人際關系、截然不同的規章制度,讓初來乍到的他很難適應,雖然一個月能賺好幾萬法郎,但他一度覺得“這輩子被判了無期徒刑”。
瑞安人骨子里就有敢闖敢拼、永不放棄的韌勁,他很快重拾信心,“只要肯拼,哪個不能做老板?”之后,他一邊在制衣廠打工,一邊在夜校學習語言,同時也跟當地人學習做生意的經驗。
一年多后,戴安友在法國開設了一家服裝加工廠。“剛開始半年間幾乎沒有好好睡過覺。”他仍記得剛創業的時光,正是這份拼勁,讓他在法國站穩了腳跟。
很顯然,“小富即安”并不是戴安友的人生目標。邁出第一步之后,他的生意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生意版圖也越擴越大。1994年,他和朋友在葡萄牙創辦了一家副食品進出口公司。半年后,他又在法國、德國等國家創辦了多家貿易公司。
彼時,國內掀起“創業潮”,戴安友看好國內市場發展前景,加上他哥哥剛好邀請他回國創業,他們就一起建立了戴氏印刷機械有限公司。那時,戴安友負責銷售,他敏銳地察覺出經營中的薄弱環節,提出了“自己生產、自己銷售”的營銷策略,在全國各地創辦銷售中心后,公司銷售額大幅增長。目前,戴氏印刷機械公司在全國開設30余家分公司。
在開拓中國市場的同時,戴安友并未放棄法國市場。2000年,他在巴黎近郊歐拜赫維利耶買下店面做服裝批發,一做就是6年。2004年,他又在巴黎與人合資開辦了煙草店,進軍這個此前只有法國人才能進入的行業。如今,戴安友還是法國云天樓大酒店副董事長。
助力法國版“最多跑一次”
“一定要為華僑華人做點事”
1999年,戴安友加入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該聯合會是旅法僑界第一個以工商界為目的的跨行業華人社團。2017年,戴安友當選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會長后,把更多精力傾注到僑團事務、為僑胞服務上。
2018年,溫州在海外溫籍僑胞聚集地推進為僑服務“全球通”建設,著力打造升級版海外“最多跑一次”。法華工商聯合會承辦了為僑服務“全球通”法國僑胞服務中心,在法國的溫州籍僑胞不用專程回國,在巴黎就可以辦理委托書、駕駛證到期、華僑身份認證、法院民事訴訟等事務。
“比如以前僑胞辦公證都要回趟國,現在只要來我們會址就可以辦好了。”戴安友介紹,公證員與在法國的當事人通過遠程視頻系統,運用視頻共享、電子簽名等技術,就可實現遠程“面對面”為海外華僑華人提供便捷公證服務。
受疫情影響,去年以來許多同胞無法回國,因此來“全球通”法國僑胞服務中心辦理涉僑事務的人數直線上升,有來自法國各地,甚至還有西班牙、荷蘭等國的華僑,不僅避免長途奔波的勞累,還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算是交出了一張滿意的答卷。”戴安友如此評價這些年的僑團工作。接下來,他的目標非常明確:助力更多“僑二代”“僑三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
在戴安友看來,想要維護華僑華人在法國的各方面利益,一方面是要有強大的祖國做靠山,另一方面是要自身強大,在法國的“僑二代”“僑三代”正承載著這樣的希望。
因此,多年來,戴安友一直重視對“僑后代”的培養和教育。他表示,將盡自己所能全力支持年輕一輩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協助他們在法國參政議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維護華僑華人在法國的利益、中外經貿文化往來作出更大貢獻。
情系桑梓愛故土
“出國后才知道什么叫愛國”
戴安友說,他至今最難忘的是去年的疫情。去年1月25日,他剛從中國飛到法國,就立即帶領法華工商聯合會行動起來,1月26日將首批口罩發往家鄉,是最早支援溫州的海外僑團之一。起初,他們還能在法國買到防疫物資,很快物價上漲,戴安友只能跑到周邊的西班牙、荷蘭、德國等國四處購買防疫物資。
那時,戴安友四處搜羅防疫物資寄往國內,直到女兒問他:“爸爸,你自己有沒有留口罩?”他才想起,原來自己家里根本沒有“存貨”。
去年2月24日,在國內疫情肆虐時,因為郵寄物資速度越來越慢,加上極有可能丟件,戴安友選擇了逆行回國。這一趟,他隨身攜帶著6個行李箱,里面塞了2.7萬個口罩,均是無償捐助家鄉抗疫的。
而當法國遭遇疫情時,他又自掏腰包,購買藥物分發給有需要的僑胞。同時,他還組建了20多個“抗疫微信群”,邀請醫生為僑胞排憂解難。
多年來,戴安友一直情系桑梓,頻頻為祖國和家鄉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書寫一名華僑的拳拳愛國情。“不管有沒有賺到錢,我們都要回饋社會,社會才會更加美好。”戴安友在兒子的婚宴上說的這番話,正是他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在做的。(溫州市華僑總商會)